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欢迎您!
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
0512-52251516
本人自任现职以来,在教学、科研等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在教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在科研方面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一、政治思想表现: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一直以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积极参加党支部举行的“学党史不忘初心、育新人牢记使命”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二、教学:任现职以来,主要讲授金属固态相变、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7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金属固态相变课程的教学中针对概念多、理论性强的特点,通过优化教学的呈现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所参加的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常熟理工学院第三届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积极探索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与动手能力。指导学生主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4项、校级毕业论文重点课题2项。指导15级本科生获“校2019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二等奖 1项。
三、科研:本人主要从事新型金属材料、高通量同步辐射技术与合金结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新型相变合金的固态制冷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以变磁相变合金为模型体系,揭示了该类合金固态相变热效应的物理起源,发现了变频循环外场驱动下影响相变热效应可逆性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基于合金择优晶体取向的调控实现了大施加应变条件下极窄的相变滞后;以非晶态合金为模型体系,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技术实现了合金原子层次局域结构的表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性能间的关联。
任现职以来,本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国际期刊学术论文3 篇。相关工作分别得到本领域南京理工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CT Liu院士的合作团队、东北大学-法国洛林大学合作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理化所、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清洁能源研究实验室相关研究组的正面引用。以第二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Acta Materialia》合作发表论文1 篇。2017年至2019期间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共5次(国际会议英文口头报告1次、国内会议口头报告1次、国际会议英文Poster报告3次)。应邀参加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2019第六届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国际学术会议并做英文Poster报告展示。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结题)各一项。
四、管理:担任过2016 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班主任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同时在生活、职业规划方面也给予学生更多的建议与指导。
任现职工作期间,本人能够较好履行教学、科研岗位职责,认真完成所安排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在线上-线下教学技能、学生指导、科研方向拓展与合作等方面需要多下功夫,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2022职称申报个人述职总结——戴军 下一篇:2022职称申报个人述职总结——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