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

  • 0512-52251516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10周教职工政治学习材料

来源:本站 作者:王迎春 发布时间: 2022-10-31浏览次数: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10周教职工政治学习材料: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 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10 24 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 者关心的问题。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 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 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江金权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党中央进行了两轮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达到 4700 多人,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意见达 850 多万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 理论创新成果,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必将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利于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江金权认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有六个方面:一是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三是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五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六是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彰显。

“这些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党和人民 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必将永载史册、光耀千秋。”江金权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江金权表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所以称之为“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锻造了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做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孙业礼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 会对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 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孙业礼表示,这“两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第一个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一直强调并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最宝贵的经验,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的法宝。”孙业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 一成不变的教条”,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形成的,也必将遵循这一思想路线继续丰富、发展。

“第二个结合,就是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 。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 格局。”孙业礼表示,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我们学习、实践这一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点,始终坚持这些基本点。”孙业礼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孙业礼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给中国,也决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凸 显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

“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 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穆虹表示,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穆虹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改革要活力,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体现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陈一新表示,从政治意义上看,这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 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不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设、勇 于改革的政党,更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的政党,是我们党坚 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从理论意义上看,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从实践意义上看,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 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表明了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关于法治建设地位作用、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阐述。”陈一新介绍:一是强调遵循法治之“纲”,这个“纲”就是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法治建设总体要求 。二是强调立好法治之“规”,这 个“规”就是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强调紧扣法治之“重”,这个“重”就是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依 法行政。四是强调凸显法治之“要”,这个“要”就是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 。五是强调夯实法治之“基”,这个“基”就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建 设法治社会。

部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列一个部分,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唐方裕介绍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四个突出”:突出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综合各方面意见,顺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愿望,对党章作出适当修改。

“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唐方裕表示,对于党的二十大关于党 的建设的论述和部署,需要把报告和党章结合起来学习理解。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唐方裕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是首次。我们党作为长期 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世界上第一大政党,党的远大目标和历史使命,党的队伍的庞大规模和广泛分布,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 都决定只有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 短暂地、高标准地而不是一般化地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

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牢记全面从 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 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围绕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监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 久战。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建新表示,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历程波 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腐败的较量是一场殊 死搏斗,只能进、绝不能退,只能赢、绝不能输 。必须坚决贯彻党的二十 大战略部署,保持压倒性力量常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 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 5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坚持人民至上”作出深刻阐 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揭示了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密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描绘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画卷。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价值追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已初步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等著作中,进一步科学系统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 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 社会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 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 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坚持人民至上鲜明地 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 多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 主要矛盾,提出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 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 后面貌,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 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 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

2020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 情讲述了湖北一位 87 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故事。这位老人身患多种 基础性疾病,医院专门为他配置了一个治疗专班,全力救治,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总书记动情地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计成本、不计一切代价,这就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真实写照。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4 2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这样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面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关于“我是谁”,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关于“为了谁”,总书记强调,“为人民 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 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关于“依靠谁”,总书记强调,“人 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展示了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为新时代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至上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必须贯彻落实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至上贯穿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强调“人民 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强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 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入快车道;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依法治国要求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模范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太行深处,沿着结冰路面走进骆驼湾村的泥房,嘘寒问暖,鼓励乡亲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武陵腹地,在石拔三家的木屋里拉家常,握着老人的手亲切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大别山区,逐页翻看贫困户汪能保的扶贫手册,强调“不能忘了老区人民”……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听民声、察民情、 思对策,人民至上理念化成了一声声的问候、一条条的措施、一笔笔的投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打赢了 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千年夙愿梦想成真;奋力推进全面深 化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价值引领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语重心长。

发展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更加多样化多 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 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 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收入分配 更合理、更有序,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管理 和社会治理,汇聚起 14 亿多中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 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量发展,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完善分配制度,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汽车工程学院处级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
下一篇:汽车工程学院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开班仪式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东南校区)    邮编:215500  电话:0512-52251516  传真:0512-52251516
Copyright  ©  2016  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版权所有